返回列表 发帖

不忘宗旨 继续奋斗 推进合作会持续健康发展

不忘宗旨   继续奋斗   推进合作会持续健康发展



---合作会20周年庆典主题报告



合作会秘书长  杨兴明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重庆市开州区民丰互助合作会成立20周年。我们一起回顾合作会20年小额信贷扶贫的发展史,展望合作会光明灿烂的未来,表彰那些忠诚合作会小额信贷事业的优秀员工,动员全体员工朝着建设国内一流的小额信贷机构的奋斗目标不断前进。

在这欢乐的时刻,我谨代表合作会向历届市、区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一直以来支持合作会发展的中心主任及广大会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陕西省西乡县妇女发展协会秦秀平女士、陕西省蒲城县妇女可持续发展协会惠月红女士、青海省贵德县乡村发展协会贾国祥先生一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向辛勤工作的广大员工表示亲切的问候!

20年来,民丰人怀揣小额信贷扶贫的梦想,艰苦奋斗,不断改革创新,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跨越式的发展!

——20年来,合作会机构得到长足发展。

业务覆盖面扩大。乡镇分会数由1997年的1个发展到现在的24个。目前,合作会业务覆盖19个乡镇,可为近23万农户、80万人提供小微金融服务。业务覆盖超过全区幅员面积的60%、人口超过全区的50%。

队伍日益壮大。员工由1997年的10人发展到现在的145人;目前,专科学历以上77人,占合作会总人数的53%。党员27人,占合作会总人数的18.4%。

业务发展迅猛。会员由2008年的1887户,增长到目前的33786户;会员互助金由2009年的198万元,增长到目前的3.4亿元;借款余额由1997年的100多万元、1000多户,增长到目前的3.96亿元7667户。

资产体量增大。合作会总资产由1997年的300万元,增长到现在的4.6亿元。注册资本金由1997年的3万元增长到现在的5015万元。

办公及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合作会有宽敞统一装修的办公及生活用房,有齐全且档次较高的生活用品,有现代办公工具,有专门的炊事员,有统一的工作服。

——20年来,合作会始终践行“扶弱、扶小、扶贫”的宗旨,为山区农户发展生产提供方便快捷的小额信贷服务,累计投放小额贷款40多亿元,受益农户达19万户次,帮助70万人次实现增产增收,在扶贫攻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年来,合作会先后被确定为重庆市农户小额贷款贴息试点单位、开州区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单位、重庆市小额信贷扶贫试点单位、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单位、重庆工商大学小微金融实训基地、中国农业大学科研教学基地。

——20年来,合作会有3名员工获中国银行业协会、小额信贷联盟微型创业奖,合作会扶持起来的大批农户中有9人获中国银行业协会、小额信贷联盟微型创业奖,合作会创始人钱峰同志被评为2016年全国小额信贷杰出人物,2017年合作会秘书长被评为重庆市劳动模范。

——20年来,合作会先后荣获中国银行业协会微型创业奖首届机构创新发展奖提名;中国银行业协会微型创业奖最佳社会绩效管理奖;“中国农村金融品牌创新机构”称号和开县农户“三权”抵押贷款金融创新奖。

20个春秋,20载风雨。我们走过的20年,是合作会创始人团队和合作会理事会带领一批又一批民丰人甘于奉献、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勇于创新的20年,是民丰人追逐小额信贷扶贫梦想的20年。

20年前的1997年,出于解决贫困地区农户的贷款率低、回收率低、效益低的“三低”问题,孟加拉“GB”小额信贷扶贫模式在开州试点,开州区民丰互助合作会由此诞生。

为了在三年内完成推广小额信贷“GB”模式任务,合作会的第一批员工克服了生活上、工作上很多困难,那真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0个乡镇分会没有自己的办公场所,没有自己的生活用房,员工临时寄居在乡镇政府,成为乡镇政府的编外人员。

由于乡镇政府住房紧张,合作会员工只有几个人挤在狭小而陈旧的房间内。当时的岩水分会员工住房,天下雨时,大落大漏,细落小漏,分会只有将盆、桶全用上;当时的锦竹分会,被安排在政府一个角落的破烂板壁屋里,可以说是穿眼漏壁,风吹对穿过,冬天只有钉上塑料薄膜勉强御寒;当时的水田分会住在原乡政府的废旧电影院内,职工用旧门板当床铺睡;当时敦好分会的员工李林勇同志居住在条件环境非常差的敦好敬老院。

分会员工的一日三餐也只有依靠政府食堂,那时工资待遇很低,每月只有280元包干使用,如果员工全部在政府食堂吃饭工资费用所剩无几,很多时候工作人员都是下村到农户家同吃同住。由于下村宣传发动、发展业务,多数时候回到分会已经天黑,吃饭时间早已过去,很多时候都是吃便宜的方便面。

——为了方便农户借款和还款,合作会在每个村建立农户自治小组,由5—9个小组建立一个自治中心,实行放款到农户,收款到院坝,每半个月最迟1个月要到农户家中去一次。那时没有交通工具,分会员工常年是一个背包、一顶草帽、一个计算器、一把雨伞到处宣传业务、发放和回收贷款。每月每人至少要下22天村,每天要步行几十里山路,肚子饿了在农户家就用红薯和洋芋充饥,天黑了就到农户家借宿。员工每月都要走遍分会辖区内每个村社、每户农家,一年下来要磨烂好几双胶鞋。由于信贷员常年背着背包走村串户放款收款、培训开会、宣传发动,合作会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背包银行”。

经过三年的努力,合作会在全县共建20个乡镇分会,员工达到60多人,累计发放小额贷款7500多万元,帮助一大批农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产生了良好的试点效果,“GB”小额信贷扶贫模式由此在开县落地生根。

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在那段艰苦岁月里付出艰辛努力、为小额信贷事业发展不离不弃的所有员工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2000年,“GB”小额信贷扶贫模式已经在开县落地生根,但民丰人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一路追梦前行,在“GB”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创新,探索适合自身、适应山区农户需求的发展之路。

2001年,当合作会小额信贷扶贫工作在重庆范围内名列前茅的前提下,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小额信贷项目合作试点县,在重庆最终选定开县,开展小额信贷合作项目。两家机构一直合作到2006年,由于地理条件差异、运行模式等因素,合作会与中国扶贫基金会脱钩。当时由扶贫部门推动发展的小额信贷由于信贷资金断链,类似机构人员能力建设跟不上,财务自身不可持续,风险越来越大,亏损越来越严重。2006年重庆市扶贫办、财政局也被迫调整政策停止对全市小额信贷机构的财政经费补贴,全市30多家类似机构由于缺乏工作经费和后续信贷资金来源停止运行并陆续关停,合作会一直靠自身努力运作勉强维持到2008年,但由于经费困难、亏损较大,实在是拖不下去了,也面临停止运行的局面。

在合作会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合作会决策团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谋划着合作会的出路和发展,深刻分析此时合作会如果停止运行,将面临三个现实问题:一是大面积的山区农户的信贷帮扶成为问题;二是原招聘的几十名小额信贷工作人员的去向成问题;三是当时已发展到20个贫困乡镇,贷款规模达到2000多万,农户贷款将无法收回,从而带来诸多不稳定的因素。

危难之时方显掌舵人的作用,主要创始人钱峰同志提出:合作会要摆脱困境,继续生存下去,只有依靠合作会员工的内生动力,只有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把员工的责、权、利真正捆绑在一起,真正走市场化道路,充分利用民间资金才是根本出路。于是钱峰同志冒着巨大风险、巨大压力,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动员和组织员工出资入股,对合作会实行股份制改革。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合作会内部掀起了一场激烈的讨论,那时由于思想观念的束缚,职工个人的工资养家糊口都很困难,哪有资金入股,于是反对的多,赞成的少,因为在合作会处于低迷时期,前途和希望不明的情况下,很多人认为出资入股合作会就是将钱往水里丢,一时谁来出资入股成了难题。

合作会多次召开管理层人员会议,客观分析合作会面临关门倒闭的形势给员工自身及社会带来的不良后果,唯有探索改革创新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才能挽救合作会。经过反复动员和充分酝酿,最终形成共识:凡是愿意留下来继续干的员工按照职务高低、岗位责任的大小确定持股份额1—3万元。2008年8月,由47名员工共同出资76万元作为合作会注册资本金在民政局重新登记注册,合作会股份制改革迈出了第一步。

股份制改革,彰显出合作会创始人团队临危不乱、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深谋远虑、勇于创新的智慧;同时体现出民丰人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很多同志不只是从思想上积极支持,行动上也不拖后腿。如合作会黄明方同志,当时按照其岗位必须出资入股1万元。在那个年代,由于他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两个读书的孩子,全家人就靠黄明方同志在合作会800多元的工资收入勉强维持,根本没有余钱剩米,别说入股1万元,拿1000元就为难。为了支持改革,黄明方同志向亲戚朋友东借500元、西凑1000元,东拼西凑借了1万元完成自己的出资入股任务。

股权改革让员工变为股东,成为合作会的主人,员工工作积极性高涨,责任心更加增强,内部管理及业务运行情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股份制改革救活了合作会,股份制改革激活了合作会的生机与活力,股份制改革是合作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

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提出改革的创始人团队及见证、参与、支持股份制改革的47名出资人会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2008年,合作会经过股份制改革,员工工作积极性高涨,内部管理及经营走上正轨,但贷款规模只有3000多万元,业务覆盖面小,规模效益差,机构盈利能力弱,合作会发展的可持续面临新的挑战。

可持续发展,路在何方?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增大信贷规模,增强盈利能力,提高员工待遇,改变工作环境,让机构养得起人、留得住人,服务更多的中低收入农户。合作会高层管理者,又一次苦苦地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和办法。大家论认为:增大信贷规模,增强盈利能力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拓展市场;二是要低成本融资,突破融资瓶颈,真正解决后续资金来源。

2009年3—5月,合作会对业务区域内8个贫困乡镇开展了信贷需求调查,被调查的贫困乡镇贷款资金缺口平均在1000万元以上,贷款总需求上亿元,山区农户发展生产急需小额信贷支持,合作会小额信贷的市场发展空间潜力巨大。

市场有了,该如何低成本融资成为关键。

增资扩股是办法、向银行借款是办法、寻找企业合伙人也是办法,由于合作会当时没有很好的社会信用度,也没有实力对外显现。增资扩股原股东无力再投资,新股东吸不进来,银行贷款不具备条件。在徘徊之际最终从孟加拉“GB”模式社员定期储蓄中受到启发:决定在金融服务薄弱区域将农户吸纳为会员,将会员手中闲散的资金吸纳进来作为互助金再去支持其他需要资金的农户。

2009年9月,“推行农户会员制,开展资金互助”的改革在合作会探索运行。具体做法是:符合条件的农户由1名当家理财的人提出申请,缴纳100至2000元身份会费办理会员证,成为合作会会员,会员可按缴纳身份会费1:50放大向合作会申请借款。同时,会员多余的闲散资金可自愿缴入合作会作为互助金,并在会员间开展资金互助。吸纳的互助金以所在乡镇分会为考核单位,70%投放到所属乡镇分会会员,其余30%交合作会作为备付金。对会员缴纳的互助金及身份会费,合作会按照银行同期同档次存款利率标准支付资金占用费,并可享有合作会收益奖励,存入互助资金的会员不承担任何经营风险。

仅一年时间,到2010年9月,合作会会员就达到8300多户,会费及互助金到达近3000万元,贷款余额到达近8000万元。发展互助资金,在会员内开展资金互助为合作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崭新道路。

推行农户会员制,开展资金互助是合作会又一次迎难而上的跋涉,民丰人凭着顽强的韧劲,克服了来自多方面阻力和压力,解决了改革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困难。

会员制和资金互助的推行,增强了合作会与会员、会员与会员的互助合作关系,缓解了小额信贷资金规模小、后续资金不足的问题,增强了合作会信贷服务能力。推行农户会员制,开展资金互助改革是合作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上的一件大事。

民丰人没有躺在股份制改革和会员制改革的成果里,而是不断创新、发展向前。

2011年,为拓展市场,做大规模,民丰人又开始了一场新的探索创新,那就是对农户“建档立卡、授信评级”。

2011年3月开始,分会的工作人员对所辖区域分村包片入户,对业务辖区内所有农户的家庭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对符合借款条件的农户建档立卡,授信评级,准确掌握农户真实情况,实现了农户贷款授信前置。

建档立卡、授信评级,收到了一箭双雕效果。既掌握了农户的基本信息,确定了农户的授信等级及贷款额度,为后续农户贷款节约时间和成本,又很好地宣传和拓展了合作会的业务,拉近了合作会与农户的距离,更重要的是防范了贷款风险。

摸底调查、授信评级是合作会小额信贷的特点之一,成为合作会员工常年的主要工作,在合作会业务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风雨20载,我们一路前行!合作会20年的发展史,是一部为小额信贷扶贫事业不懈奋斗的历史,是一部支持三农、扶弱支小、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历史,是一部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创新发展的历史。今天,我们回顾合作会20周年的发展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而是为了总结经验,增强开拓前进的信心、勇气和力量。

——20年历史告诉我们,党政领导重视、部门支持是合作会发展的前提。合作会发展的各个时期,均得到市、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合作会的成立和发展是党委政府主导和推动的结果。

1997年,在全国大力推广小额信贷扶贫的背景下,重庆市扶贫领导小组发文(重扶发〔1997〕18号)文件:批准同意开县实施农户小额信贷试点。按照试点要求,开县人民政府决定在民政注册成立开县民丰互助合作会,负责全县的小额信贷试点工作。

1998年,开县人民政府发文(开府发〔1998〕137号)《关于认真抓好小额信贷扶贫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开县民丰互助合作会小额信贷扶贫的主体地位,并对小额信贷扶贫试点工作的意义、原则、机构设置、运行方式等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指导意见。

2001年,开县人民政府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协商,决定由开县民丰互助合作会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开展小额信贷扶贫试点工作,进一步推动了开县的小额信贷扶贫工作。

2006年,重庆市确定合作会为农户小额到户贴息贷款试点单位,农户在合作会贷款享受政府贴息。

2008年,开县扶贫办认为合作会要发展壮大,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采取股份制改革和会员制改革,在会员中开展资金互助,更加深入的开展小额信贷扶贫工作。

2011年,开县人大常委会发工作通讯(2011第10期)《对我县小额扶贫信贷工作的调查与思考》中肯定合作会小额信贷:提高了扶贫资金使用效益,运作模式非常适合山区实际,解决了我县部分贫困山区金融服务空白问题,扶持了一大批贫困农户和小微型企业发展,推进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该《工作通讯》被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人大信息》(2011)151期转载。

2013年,国务院扶贫办领导亲临开县,就合作会小额扶贫信贷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撰写了《开县小额扶贫信贷调研情况的报告》,对合作会探索创新的“会员机制、信用机制、便捷机制、内控机制、扶贫机制”给予充分肯定。

2014年,渝委发〔2014〕9号及开委发〔2014〕10号文件均提出:总结推广开县民丰互助合作会经验,支持贫困农户发展产业

2015年,重庆市政府张国清市长莅临合作会并作出“坚持合作,面向三农,做大规模,摊薄成本”的指示。同年,重庆市确定开县为小额信贷扶贫试点县,合作会被确定为试点单位。开州为进一步推动小额信贷的发展,区委区政府制定支持政策、营造发展环境、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从人力、财政、税收等各方面给予支持。区委何毅书记亲自主持召开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专题研究支持合作会发展,并形成会议纪要。

——20年历史告诉我们,坚持扶贫宗旨、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深深扎根农村,服务城乡中低收入农户,发展城乡中低收入群体是合作会发展的基础。20年来,合作会坚持与涉农商业银行错位发展,以山区农村为主要市场,以中低收入农户、个体创业者和小微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分会设在贫困相对集中的乡镇,有8个分会设在居民新村集中点,与其他金融机构错位发展,发挥“拾遗补缺”的作用;20年来,合作会始终坚持“植根三农,服务百姓”的办会理念,始终坚持“扶弱、扶小、扶贫”的宗旨,开发适应农户需求的信贷产品和创新信贷服务方式。我们在24个分会所覆盖的村设立了515个社级农户自治中心,每个中心选配1名中心主任,负责本村农户信息收集,宣传发动,农户培训,协助乡镇分会进行资金发放和贷款回收等管理工作,架起了合作会与广大农户之间的桥梁纽带。

——20年历史告诉我们,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合作会发展的关键。在推广孟加拉“GB”模式的过程中,我们不是照抄照搬“GB”模式,而是结合开州的实际不断求新求变,对“GB”模式进行丰富和发展,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可以持续的“会员互助、方便快捷、信用小贷、到户扶贫、风险控制”等小额信贷运行机制,开创了金融扶贫的“民丰模式”:在合作会缺乏工作经费运行艰难之际,我们不是采取其它区县30多家类似机构关停的办法,而是积极探索股份制改革发展合作会;在合作会融资出现瓶颈之时,我们不是简单地高成本融资,而是探索创新农户会员制,开展资金互助,开创了合作会发展的新天地;在机构与客户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我们不是墨守成规借鉴现在商业银行的办法,而是还原50年代农村信用社的作法,创新性地开展农户授信评级,掌握了农户的基本信息,拉近了与农户的距离,有效防范了信贷的风险

——20年历史告诉我们,建构企业文化、以文化为引领是合作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0年发展过程中,合作会逐步建立了自己的企业文化。构建起“事业同创、成就共享”的核心价值观,“服务城乡客户、开展资金互助、推广小额信贷、促进和谐致富”的办会宗旨,“根植三农、服务百姓”的办会理念,“忠诚敬业、创新发展”的会训和“艰苦创业、勤俭办会”的方针等员工信念系统文化;合作会有自己的会徽、会歌等标志性文化。这些优秀的文化,不仅是合作会过去20年发展的根基,更是合作会走向下一个20年、创百年老店的源泉动力和宝贵精神财富。

——20年历史告诉我们,锻炼建设一支爱岗敬业、忠诚可靠的职工队伍是合作会发展的保障。风风雨雨20年,历经坎坷和波折,合作会的所有员工追逐小额信贷扶贫梦想,精诚团结,不离不弃,始终与合作会同呼吸共命运,战胜了前进中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谱写了一个又一个的美丽华章;20年来,合作会经营管理团队紧紧围绕理事会的决策部署,监事会的监督管理,创新性地开展工作,敢于打硬仗,有力的推动了合作会的健康持续发展;20年来,民丰一线员工忠诚敬业、勤奋工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合作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年历史告诉我们,健全制度、强化执行是合作会发展的法宝。20年来,合作会不断总结经验,借鉴国内外先进小额信贷模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制度。推行借款发放责任赔偿制、逾期借款控制法、职工收入计价考核办法。20年来,合作会实行严格的稽核检查制度,定期对乡镇分会进行封闭式的稽核检查,不定期地对业务运行和财务管理及员工日常行为规范进行检查,对违规违纪的人和事实行零容忍。

——20年历史告诉我们,有励精图治、放眼未来、开拓创新、敢于担当的主要创始人的发展理念是合作会发展的灵魂。在推广孟加拉“GB”模式的初期,在面临关闭的生死关头,在业务发展处于瓶颈时期,在面临小额贷款公司、投资公司高额回报的诱惑面前,是以钱峰同志为代表的创始人团队放眼未来、着眼长远、深谋远虑、大胆决策,带领民丰人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挑战,使合作会迎来了美好而光明的前景!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我们在回顾合作会20年发展历史的同时,更要面向未来,既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挑战,又要牢牢把握发展的机遇。

——要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竞争的挑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金融竞争已经延伸至农村。银行在巩固大中小城市市场份额的同时,开始回流到农村地区拓展市场,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断诞生,各类金融产品纷纷涉足农村市场,各类银行经营方式占领和瓜分农村微型金融客户,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合作会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短板的挑战。由于合作会属于草根金融,虽然经过20年的不断发展,但也存在自身的短板。合作会的信贷产品创新能力弱,业务模式创新性不够,服务手段相对落后,经营形式单一;合作会资金实力、财务盈利能力、人才资源、网络信息技术还亟需增强;合作会硬件配置设施及科技运用能力也明显不足;合作会风险管理方法方式单一,缺乏有效多样的定量、定性分析手段等。

在正视困难和问题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的把握住机遇。

——要牢牢把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机遇。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中国大地掀起“大众创业”的新浪潮。2015年6月11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的文件:提出丰富创业融资新模式,满足创新创业的金融需求。我们现在大多数创业主体的金融需求,均是小额信贷需求。因此,合作会一定要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一展身手,真真切切服务农户、服务个体、服务于实体经济。

——要牢牢把握普惠金融发展的机遇。世界银行提出到2025年全面实现普惠金融,2015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改组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2016-2020年《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小额信贷是为农民、微型企业、城镇低收入群体、贫困人群等弱势群体提供的信贷服务,小额信贷是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重点。合作会一定要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同时,自身得到快速发展。

——要牢牢把握扶贫攻坚,金融扶贫的机遇。习总书记在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农村,鼓励和支持有发展愿望的农户发展生产,增收致富才是扶贫的根本出路。发展生产需要资金支持,特别是小额信贷支持。合作会一定要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打好扶贫牌。

——要牢牢把握良好市场基础的机遇。20年来,合作会一直在农村从事小额信贷服务,分会均建立在乡镇、村中,中心设立到社,像深入农村肌体的毛细血管,真正做到了贴近农业、深入农村、服务农民,与广大农户的感情联系非常密切,在广大农户心中形成良好形象和市场信誉,形成了很高的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一定要抓住良好市场基础的机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必须不忘宗旨,继续奋斗。

——不忘宗旨、继续奋斗,就是要实现民丰人一直追逐的梦想。

要认真贯彻渝委发〔2014〕9号文件关于推广合作会经验的精神,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建立起适合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小额信贷扶贫体系,努力实现开州区小额信贷全覆盖,立足开州,服务开州,为开州人民作贡献。

要积极争取政策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力争将合作会转制成由银监局批准的“农村资金互助社”,或由市政府同意,由市金融办批准的“新型农村资金互助会”,实现民丰人一直追逐的梦想。

——不忘宗旨、继续奋斗,就要不断提升员工职业幸福感。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合作会的员工热爱并忠诚小额信贷事业,将自己的一生与小额信贷事业联系起来,在事业的成功中实现人生的价值。要坚持“事业同创,成就共享”的核心价值观,激励员工不断提升业绩,勇于承担责任,获得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回报。要建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机制,畅通员工晋升通道,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追求。要按照“把合作会建设成像一个家庭”的理念,创建舒适、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和团结和睦的人际关系环境,不断提升员工职业幸福感。

——不忘宗旨、继续奋斗,就要扎牢基础,度过难关。面对宏观经济下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各大银行已经开始挤占农村市场的严峻形势,未来3—5年,合作会必须扎牢基础,度过难关。

要狠抓客户的巩固和拓展。要树立以会员、客户为中心,一切服于客户,要增强主动服务,优质服务意识,树立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的意识,树立我为客户服务,客户为我挣钱的意识,做好做实客户的回访工作,推行优良客户优待政策,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开发适应客户的信贷产品,提高贷款逾期容忍度,扎实开展一年一度的授信评级工作,要挖掘和培植新的客户,要留住老客户,发展新客户。

要狠抓风险防患。增大稽核监测部的职权,切实搞好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跟踪检查工作,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完善各种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内部软件系统建设,坚持不懈地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防范发展中的风险。

要狠抓团队建设。坚持把合作会办成像一支部队、一所学校、一个家庭的队伍建设方针,坚持不懈地加强员工忠诚敬业、创新发展,艰苦奋斗、勤俭办会的思想教育,推行“竞争上岗、末尾淘汰、年度考核、转聘考核、岗位改革”五大机制,切实抓好员工的继续教育工作。努力实现“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队伍建设目标。

要狠抓发展环境。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扶贫、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的支持,自觉接受金融办、人行、银监的监督管理。统筹兼顾“一般会员、出资会员、员工、机构、社会”五大利益。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小额信贷联盟会员单位、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创建良好的内部外部环境,促进合作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前进的路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困难和挑战,我们要继续发扬“忠诚敬业、专注小货”,“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民丰精神,携手并肩,砥励奋进,共创合作会美好的未来!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