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转自温州日报:农村资金互助社:小块头有大智慧

本帖最后由 sunny 于 2012-5-26 15:42 编辑

个头虽小,作用不小;爱互助,讲信用; 零抵押,零不良;我不是银行,但我的角色不可缺——


农村资金互助社:小块头有大智慧


马屿汇民资金互助社照片-sy.jpg



温州日报记者 潘颖颖

    “金改获批以后,大家都在讨论小额贷款公司,怎么就不来关注下我们农村资金互助社呢?”联系上我市首家“农民银行”——汇民农村资金互助社信贷调查员蔡庆贤时,他颇为委屈地对记者“抱怨”。

    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落户温州之后,各界对小贷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组织的关注持续发酵。可是在金改12条主要内容中,“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探索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的对象不只有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还包括农村资金互助社。同处新型金融组织序列内,农村资金互助社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显得形单影只。

    我市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现状如何,对三农发展起到哪些作用?在这场金改中,它的角色是“可有可无”还是另有广阔天地?记者本周来到全省最大、也是温州唯一的一家农村资金互助社——汇民农村资金互助社进行采访。

经营现状:698名社员贷款“零不良”

    位于瑞安马屿镇双屿南路上的汇民农村资金互助社,门面看上去和一家普通银行的营业网点没有什么差别。不过,走进去后才会发现,这是一家“会员制”的“农民私有银行”。

    经理林大国介绍,该互助社成立于2011年1月20日,由瑞安市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荆谷白银豆合作社及马屿篁社索面合作社联合发起组建,现有500万元注册资本金,全部由3家合作社的698名社员出资组成,“可以说,是一家完全由农民自己出资、自己管理、自己使用的银行。”

    为什么是“会员制”?原来,这家“农民私有银行”只面向自己的股东办理业务。“当初成立的时候是自愿入股,每股1元,起点金额为100元。”林大国介绍,村民少的出资100元、200元,最多的出资44万元,最后在三个合作社总共1500多名社员中发展了第一批698名入股,且开业后只面向这698名社员开展存、贷、取等业务。

    截至2012年3月末,这家成立不到一年半的互助社各项存款1712.98万元,贷款余额2607万元,开业以来发放贷款497笔,贷款累放6140.6万元。“平均每笔贷款金额大约在12万上下,全部用于种养殖业。”互助社理事长黄则强说。

    而最让人称道的是,这家由农民创立、农民经营管理、面向农民的“三农”银行,运营一年多以来,逾期贷款金额为零,实现了“零不良”。黄则强表示,不用发催款通知单,贷款农户都会自觉来还款,很讲信用。

    采访当天,家住瑞安市陶山镇新岙村的李荣娒刚好来互助社还贷款,他一边跟林大国拉家常,一边从随身的黑色塑料袋中拿出一叠叠人民币递给工作人员。李荣娒去年11月25日成功申请12万元用于农业投资,期限六个月,尽管最后的还款期还没到,但他还是提前过来了。

    “大家彼此之间都挺熟悉,农户来存贷款就像来串门一样。”林大国说,在他看来,单个农户的资金需求量大都在15万元以下,但银行相对繁琐的申请、表格填写和动辄严格的抵押物要求都让不少农户“望而却步”。“农民两腿都是泥,除了田里的庄稼,什么都没有,进银行难免不自在。”相较而下,互助社反倒显得亲切又实在,更像是办在自家院子里的“小金库”。

     李荣娒告诉记者,他的贷款不需要任何抵押,只要出示股金证,提交贷款申请及户籍证明。申请后,由所在合作社的信贷调查员进行调查审批,一两天钱就能到手上了,“当初只入股了200元,没想到这么方便就能贷到十多万,当然要及时过来还。”

贷款申请:自家人“调查”自家人

    根据汇民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现有框架,互助社自身只有6个工作人员,包括2个柜员、1个会计、1个办公室文员、1个经理和1个理事长,还有6个编外的“兼职”信贷调查员。“调查员分布在三个合作社,社员贷款要双人合审,按权限审批。”林大国说,一方面他们最熟悉自己合作社社员的情况,另一方面他们自己都是互助社股东,有动力进行调查,而且非全职性质也可以帮助减少互助社的人员开支。

    蔡庆贤是荆谷白银豆合作社的理事长,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汇民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信贷调查员。他告诉记者,收到自己社员的贷款申请后,要对借款人的品行、信用状况以及借款人的农业生产等进行了解,分析评价贷款的风险程度。贷款发放后,还要对借款人的贷款用途进行检查,“之前发现有社员贷款了是借给亲友,这个就不允许,因为我们只面向互助社社员。”

    家住潘岙村的林进元是蔡庆贤所在的合作社社员,养了几千头生猪,还有50亩的大棚西红柿。这几天林进元刚交了表格,打算申请7万元的贷款用于生猪养殖、蔬果化肥购买等用途,于是蔡庆贤趁着中午到他家了解情况。“他去年申请过一次3万元的贷款,及时归还了,而且平时村里对他的评价也很好,年收入、种养殖技术都过关,再申请贷款一般问题不大的。”

    再看了林进元的养猪场和西红柿大棚后,蔡庆贤心里更有了底,他摊开林进元的贷款申请表,在调查结论及意见一栏写道:“经调查,该同志信用好,具有还款能力。”在得到另一调查员的确认签字后,这张表格会交到林大国那里进行最后的审批确认,之后就能放款了。

    同为信贷调查员的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蔡晓东告诉记者,调查员可以对借款社员在借款前的信誉状况、借款后的资金使用情况,以及可能发生的风险都能迅速地了解,以往发生在银行和客户之间常见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农村资金互助社基本不存在。

发展前景:小机构盼有持续力

    市金融办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我市银行网点大部分集中在城市中心区,而农村地区的农产品加工、销售和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所需大额资金,很难获得贷款。如我市某个街道区域范围内只有一家农合行,15个行政村中有11个村存在金融服务空白区。

    而我市一位金融业的资深从业人士也认为,尽管小贷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组织的出现使这一现象得到有效缓解,但以涉农群体的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村镇银行引入各类商业银行或农合行作为股东,农民无法参与到其经营管理中,加之他们的盈利性,难以根据小农户的切实需求提供及时的金融服务。而机构数量发展较快的小贷公司,其定位主要是为中小企业服务,服务三农偏少。

    温州银监分局监管三处副处长周游表示,温州的这家互助社不仅在规模上属于全省最大,而且是省内少数几家实现微利的互助社,为我市以后的农村资金互助社提供了很好的样本。

    尽管第一年就实现微利,今年还有望进行分红,但汇民农村资金互助社也有自己的烦恼。比如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农村地区本来就缺少资金,农民手头多余的钱数量有限,贷款需求大于存款需求。目前他们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社员存款,如果向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的话,资金成本压力大,会使他们不堪重负。“我们已经把增资扩股方案上报浙江省银监局,打算将注册资本金扩至1000万元。”林大国说,此外他们还从瑞安农村合作银行获得了500万元的贷款额度,用于满足农忙季节农户们的紧急资金需求。

    三个专业合作社近700名入股社员才共用一个位于马屿镇的营业点也显得有点局促。“互助社只有马屿一个营业点,距离三个专业合作社都比较远,农民来回一趟并不是这么方便。”蔡晓东说,如果在各个合作社有分支办事点就好了,不过目前暂时还不允许。林大国表示,今年是互助社发展中的巩固提高阶段。包括提高社会信任度,打造品牌,促进社员生产与购销合作,增强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此外还要实现互助社盈余增加,增加社员分红。

    “解决农村金融问题肯定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大银行上,而是要根据不同对象改善其各自不同的金融需求,构建一个多元、多层级的金融服务体系。”周游认为,对互助社来说,如果能满足农户在产购销过程中的资金需求,自身又能自给自足,微利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话,那就是一个较好的角色定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