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
论坛
搜索
帮助
导航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资金互助社之家论坛
»
地方政策文件
» 浙江省慈溪市坚持改革创新 着力构建农村金融示范区
返回列表
发帖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sunny
当前离线
UID
2
帖子
412
精华
0
积分
1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16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7
最后登录
2023-9-11
版主
1
#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sunny
发表于 2011-4-4 23:22
|
只看该作者
浙江省慈溪市坚持改革创新 着力构建农村金融示范区
本帖最后由 sunny 于 2011-9-24 09:07 编辑
坚持改革创新 着力构建农村金融示范区
中共慈溪市委 慈溪市人民政府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是新农村建设的“源头活水”,是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们针对市域经济相对发达、民间创业氛围浓厚、农村发展资金需求量较大、金融机构资金相对充裕的实际,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积极创新金融组织体系、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等,激活农村金融市场,拓展金融支农途径,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竞争有序、高效开放、运行稳健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努力构筑农村金融示范区,实现农村金融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互促互动。截止2010年底,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23.42亿元,贷款余额1099.38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120亿元,占全部贷款的11%。农村金融服务环境的优化,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村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等问题,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2010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513元,同比增长14.6%,连续六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探索和努力。
一、创新组织设置,逐步完善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
为增强金融支农要素供给能力,完善以农村合作银行为主体,其它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着重把握以下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创建微小型金融组织。针对农村金融的多样化需求和中小企业资本充裕的现状,我们因势利导,积极发展适合农村实际的微小型金融组织,较好地弥补了商业银行的不足。2008年,成立了周巷民生村镇银行,有14家企业参与,资金达1亿元,已累计贷款10.3亿元。针对龙山镇省级中心镇城镇建设扩面,2010年又成立了龙山建信村镇银行,有参股企业17家,预计今年一季度可以运行。创建“融通”、“金汇”、“裕通”三家小额贷款公司,面向农户和微型农村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累计贷款余额已达9.7亿元。二是积极探索信用合作试点。针对我市农户资金充裕、贷款需求强烈的现状,积极探索农村资金互助社和政策性保险互助社,将流动性资金引导到农村。宁波市首家龙山镇伏龙农村资金互助社已获银监会批准正在运行启动,已有400户农户报名入股,募集资金600万元。同时,保险互助社试点已获全国保监会批复,预计可在今年上半年挂牌。农民入股参与资金互助社和保险互助社,既解决区域内农户融资问题,又拓展了农户投资新领域。三是加快延伸营业网点。积极推进金融生态城市创建,以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吸引28家金融机构在慈安营扎寨,同时引导他们把有限的信贷规模向慈溪倾斜、向农村倾斜。农村合作银行、邮政银行等对已有的基层网点进行升级改造,宁波银行、民生银行等商业银行加快将营业网点向镇、街道扩展,目前全市已有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288个,其中80%以上的网点设在在镇、村。
二、创新金融产品,有效满足多样化的“三农”发展需求
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创设符合农村实际的信贷产品,建立“三位一体”的“农房两改”投融资体系,使金融产品创新“无缝对接”新农村建设各个领域。一是在常规项目上求深化。针对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我们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对现有的农户小额信贷、联保贷款等常规性贷款项目升级改造,推出适合农村实际需求的金融升级产品,象邮储银行率先于全国推出农民集体土地抵押贷款,兴业银行慈溪支行推出低碳节能贷款,慈溪农村合作银行推出“和美”信用联合体贷款等。二是在重点工作上求拓展。针对“农房两改”项目建设抵押物缺乏现状,积极探索“农房两改”投融资机制。建立了省内首家由市国资委、市供销联社和民营企业共同参与的农房改造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按照1:8的比例,以每个项目1000万计算,预计可以满足80个项目融资需求。出台了《“农房两改”项目预期收益质抵押贷款实施办法》,允许“农房两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用土地收益、补助性收益、节余房屋公开转让收益等预期收益作质押向银行贷款融资。建立农房改造企业担保贷款办法,村集体在实施“农房两改”项目时可由村内企业为担保即可取得相应贷款,已累计为农房改造项目发放贷款5.4亿元。三是在推动资产升值上求创新。针对农民个人贷款抵押物缺乏,农民拥有的土地、住房等资产无法体现价值,我市制订出台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办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和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允许农民以农村住房、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股权等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探索在抵押权实现时,农村住房可在镇域范围内流转,切实为农民购置农民集中居住区住房和扩大再生产提供资金支持。目前,已发放“三权一房”抵押贷款1.03亿元,特别是农村住房贷款,既解决了农民购房资金问题,又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村集体土地性质住房无法抵押问题。
三、创新担保方式,积极构筑多元化的银农合作机制
积极推行动产和不动产质抵押贷款业务,在银行机构、保险和农民之间搭建平台,加快推进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建设,撬动金融资金流向农村。一是积极推进担保机构建设。积极推行财政贴息、完善考核等办法来拓展担保领域,大力扶持担保机构做大做强,已成立融资性担保公司15家,其中政策性的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担保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800万元,向全市种养大户及小型农业企业提供无偿的最高50万元的小额贷款担保,贷款利率按照基准利率。公司成立以来累计为农户提供担保2738户次,金额达3.88亿元,有力促进了农户经营致富。公司财务运行良好,基本没有坏账产生。二是积极拓展担保范围。推动信贷担保抵押物由不动产向动产拓展,在“三权一房”质抵押贷款的基础上,允许农民以确权登记后的大棚、农机设备等作抵押,向金融机构融资用于农业生产经营。三是积极探索银保互动机制。针对涉农信贷风险大、经营成本高等实际,加快完善农村金融风险分散机制,积极发展“信贷+保险”业务,开展城乡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和农户的参保率,率先启动南美白对虾互助保险试点,积极做好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逐步完善政策性与商业性相结合的担保体系,降低信贷支农风险。
四、创新金融服务,努力形成品牌化的农村服务方式
按照“资金优先、利率优惠、手续优化”的“三优”政策,推行品牌建设,改进服务方式,进一步凸显金融服务“三农”的理念,着力营造金融为农服务的良好氛围。一是创建服务品牌。推行“一行一品”银行业服务品牌建设,扩大金融业务范围,推行跨行清算和自助服务平台建设,优化办事流程,ATM机设置全覆盖,基本实现了农村金融无盲区,广大农村居民足不出村即可享受到农村金融优质服务。慈溪农村合作银行定位于“社区金融的服务专家”,全面推行“和美”服务工作法,提高了服务层次和服务质量,获得全国“服务三农”最佳贡献奖十强之一。二是打造“信用慈溪”。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农户资信评价体系,农民群众珍惜信用等级蔚然成风。推出“三信”评定工程,简化农民贷款手续,增加授信额度,已创建信用镇(街道)10个、信用村(社区)307个,评定信用农户73002户,银行涉农贷款不良率仅为0.43%,低于宁波市平均水平0.56个百分点。三是建设便民队伍。致力于提高亲和力、特色化、专业化的金融服务水平,银行机构普遍建立金融服务联络员等便民队伍,开设针对新慈溪人的服务专柜,实现由等待服务向上门服务转变,定期开展农户满意度调查,及时向农民群众提供金融服务需求信息以及协助贷款管理。
五、创新政策举措,健全和完善立体式的财政扶持机制
积极发挥政府在银行业和农民之间的桥梁作用,依靠政策引导、对口帮扶、考核激励,健全农村金融发展的扶持保障机制,推动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是建立财政激励机制。制定财政补助、税费减免等优惠措施,支持银行机构做深做专涉农信贷。市财政将涉农资金存入相关银行,建立涉农贷款、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对20万元及以下的农业小额信用贷款发放1%的贷款风险补助,农业担保加倍补助,引导银行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入。两年内已累计财政补助2000万元以上。二是实行银政战略合作。积极吸纳市金融办、市人民银行为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与农业银行签订三年20亿元的“农房两改”贷款授信协议。定期向有关银行通报“农房两改”、中心村培育建设等建设项目,吸引银行参与新农村建设。三是制定银行考核办法。出台鼓励金融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办法,突出把“三农”信贷资金投向比例、“三农”信贷产品创新和金融机构面向农村延伸服务网点建设等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定期评比服务地方经济优秀金融机构,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收藏
分享
返回列表
业务类
资金互助社业务动态
国家政策文件
资金互助社简介信息
业务交流区
人行利率调整历史
资金互助社资讯信息
资金互助社文化建设
互助社软件交流
资金互助社政策
国家政策文件
地方政策文件
人行利率调整历史
资金互助社之家
资金互助社资讯信息
资金互助社业务动态
资金互助社简介信息
资金互助社文化建设
资金互助社业务学习园地
业务类
技术类
其它类
资金互助社各项业务交流区
业务交流区
业务意见区
业务创意区
技术交流区
互助社软件交流
硬件维护交流
其他技术交流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